阿里云的规模(阿里云营收占比)

今天给各位分享阿里云的规模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阿里云营收占比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
本文目录一览:

百度云,360云盘,阿里云,腾讯云,盛大云目前分别是什么规模

云盘用户规模的话,肯定是百度网盘第一,其他的网盘早就退出了,阿里刚公测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赶超百度.

云计算产业将迎来大爆发:其中,阿里云引领亚太地区市场

产业互联网时代,不难看出,云计算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。作为互联网巨头争夺的制高点,云计算市场空间无疑是巨大的。

根据 Wikibon 的统计预测,2017 年,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为 1384 亿美元,到 2021 年,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将增加到 3283 亿美元,四年复合增长率 CAGR24.1%;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增加到 902 亿元,四年复合增长率 35.8%,远高于同期全球 IT 支出的增长(不足 5%)。

从国际看,市场份额目前已经在向少数大互联网和 IT 公司集中。目前全球前大云计算厂商分别为亚马逊、微软、阿里,阿里保持着前三的领先地位,并不断攻城略地。目前,在亚太地区,阿里云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位居亚太市场第一,超过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的综合,领先优势还在继续扩大。

中国云计算市场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,根据工业和信息化印发的《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7-2019年)》,计划目标到2019年,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。国内 科技 巨头纷纷加码云计算业务,先行者阿里云发展势头更为迅猛,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。

而对于企业来说,上云是企业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,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。企业上云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信息化构建成本和生产运营成本,改善企业工作效率,提升企业管理水平。

2017 年 11 月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深化“互联网+先进制造业”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》,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,指出到 2025 年,形成 3-5 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实现百万工业 APP 培育以及百万企业上云。国内许多知名企业特步、波司登等企业都已经在使用阿里云的技术。

不管是未来的发展,还是企业自身的需求,企业都有上云的理由。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的产物,日益成为实现生产制造领域全要素、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连接的关键支撑和工业经济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的重要基础设施。

千岛湖底阿里云服务器有多大

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

阿里云服务器放在千岛湖湖底的原因为:因为服务器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,为了维护高温对于服务器产生的损害。阿里云设在千岛湖的数据中心正式启用。位于淳安县清溪新城珍珠半岛广场,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,可容纳万台服务器,是目前省内单体建设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。

中心的建立将满足阿里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应用需求,尤其将承载今年“双11”当天的数据计算任务。阿里云在全国,包括北京、青岛、杭州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都有数据中心。该数据中心以低碳、节能、环保、生态为主题。

扩展资料:

阿里云服务器介绍如下:千岛湖地区年平均气温17℃,其常年恒定的深层湖水水温,足以让数据中心90%的时间都不用依赖湖水之外的制冷能源,制冷能耗节省超过8成。具体操作为,经过过滤去除杂质的深层湖水,通过全封闭的管道流经数据中心各楼层,帮助服务器降温。再流经2.5公里的青溪新城中轴溪,作为城市景观呈现,最终回到千岛湖。此外,数据中心还广泛地采用光伏太阳能。

Gartner:阿里云市场份额增长一倍,全球市场“坐三望二”

7月10日,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全球云计算市场数据,2018年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增长近一倍,在全球市场“坐三望二”。分析师认为阿里云研发投入近乎激进,建立起全球最丰富技术产品矩阵,带来强劲增长。

据Gartner统计,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向头部进一步集中,3A(亚马逊AWS、微软Azure、阿里云)占据七成市场份额。亚马逊依旧领跑,但市场份额已经见顶回撤,增速26.8%跑输大盘,市场份额下跌4个百分点。微软和阿里云均有市场份额增长,其中阿里云保持3A军团中最快增长,市场份额增长近一倍。

在报告中,Gartner分析师用近乎激进(aggressive)来形容阿里云的战略级研发投入。这让阿里云建立了全球最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矩阵,带来市场份额的大幅跃升。此外,阿里云构建的生态系统也让人印象深刻,其平台上有大量云管理服务商MSP和独立软件开发商ISV。

公开资料显示,阿里巴巴在十年前提出“去IOE”,发展云计算技术支撑互联网业务发展。目前,阿里云已经在多个技术方向上取得突破,包括超大规模通用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、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、弹性裸金属云服务器神龙、开创性人工智能平台城市大脑等。

据普华永道统计,阿里巴巴技术研发投入为中国上市公司之首。2017年,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达摩院,3年投入1000亿进行核心基础技术研发,为云计算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。

在报告中,分析师还认为,以阿里巴巴的雄厚实力,阿里云将继续进行海外市场的扩张,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。在此前Gartner公布的亚太市场数据中,阿里云以19.6%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,超过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,建立起亚太市场的领导地位。

据统计,阿里云在全球19个地域开放了56个可用区,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用户,其中包括超过一半A股上市公司、80% 科技 创新企业,正在将技术积累转化为数字经济前进的动力。

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有多大?

行业主要企业:东软集团(600718)、中兴通讯(000063)、中国电信(00728.HK)、网宿科技(300017)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、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、用友网络(600588)

本文核心数据: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、中国细分云计算市场规模、

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

2007年以来,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先后经历四个阶段:第一阶段为市场引入阶段,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在中国出现,客户对云计算认知度较低;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,用户对云计算已经比较了解,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踏入这个行业;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,这个时候云计算厂商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,厂商们开始从更加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入手,SaaS模式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;第四个阶段是高速增长阶段,在这个阶段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偏小,落后全球云计算市场3至5年,且从细分领域来看,国内SaaS市场仍缺乏行业领军企业。

2020年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

近年来,我国云计算,特别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推进,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项目,涉及电网、交通、物流、智能家居、节能环保、工业自动控制、医疗卫生、精细农牧业、金融服务业、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,试点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,将产生巨大的应用市场。

据赛迪顾问发布的《2020-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》数据显示,2017年以来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保持了逐年较快增长,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922.5亿元,增速34%,其中,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047.7亿元,相比2019年增长32.74%。

2020年华为云排名私有云运营商第一位

在私有云市场方面,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74.8亿元,较2019年增长35.59%,私有云提供商有望在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发展进程中持续受益。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《中国私有云发展调查报告》显示,2020年,华为云、紫光云等企业在安全性、可控性方面的表现较为优异。

公有云厂商中阿里云占比最高

厂商市场份额方面。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,阿里云、天翼云、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,华为云、光环新网(排名不分先后)处于第二集团;阿里云、腾讯云、百度云、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。

IaaS为公有云最大分支模块

目前,国内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企业计算市场,这里面又分为大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。大企业客户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对已有服务器系统的升级,如IBM给中化集团实施的云计算平台,属于企业私有云的建设;中小企业客户则主要是寻求IaaS、PaaS和SaaS服务,其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。市场格局上,大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IBM、HP等主导,一些系统集成商也涉足其中,如客户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——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与IT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战略合作签约开辟云计算领域;中小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原来涉足IDC和CDN的厂商主导,如世纪互联。

以公有云市场为例,2020年,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681亿元,占中国公有云总体市场的65%,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3个百分点,预计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,IaaS市场会持续攀高;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为104.8亿元,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,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,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据库、中间件、微服务等PaaS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,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;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到261.9亿元,比2019年增长了14.47%,增速稍有减缓。

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《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。

阿里云失速?

阿里云作为中国云计算的扛把子,不仅仅关乎阿里自身的发展,某种程度上也肩负着中国云计算的突围希望。中国云计算要想不被美国落在后面,就必须有几家拿得出手的巨头。

但是,现在的势头并不理想。

依据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,阿里云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9%,增速首次跌破30%。

接下来,我们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,看看阿里云的这个增速处于什么水平。

横向对比

阿里云的追赶目标,是AWS、微软云和谷歌云,我们来看看这几家巨头2022财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及增速情况。

AWS的营收为148.09亿美元,同比增长37%;微软云(包括Azure、Windows Server、SQL Server、Visual Studio、GitHub)营收为174亿美元,同比增长30%。其中,微软Azure云服务营收增长51%;谷歌云营收为46.28亿美元,同比增长53.91%。

几家云计算厂商营收和增速对比(美元兑人民币汇率6.5)

AWS、微软云的体量是阿里云的5以上,增速还超过阿里云。谷歌云的体量与阿里云差距不大,增速更具可比性。一季度,谷歌云增长了53.91%,谷歌云的增速才是这一体量的头部云厂商正常的状态。应该说,不是谷歌云增长太快了,而是阿里云太慢了。

纵向对比

横向比较完之后,我们再来看看阿里云自身的纵向比较。

阿里云近几年季度营收与环比增速

可以发现,阿里巴巴近几个季度失速的态势很明显,2022财年第一季度甚至环比负增长。依据以往规律,第一季度增速较低,二三四季度增速会回升。但是,去年的三四两个季度,阿里云的环比增速也并不高。

应该说,问题已经很严峻了。

阿里对外声称要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,云计算毫无疑问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。

阿里云第一季度营收160.51亿元,不到阿里2057.40亿元总营收的10%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阿里云的增速还低于阿里巴巴总体34%的增速。这样的状态,怎么双轮驱动?

按理说,新冠疫情会推动整个 社会 的数字化进程,云计算作为数字化 社会 最重要的基础设施,其地位相当于物理世界的“铁公机”(铁路、公路、机场)、水电煤。云计算会迎来一轮高速增长,阿里云作为中国云计算的龙头,先发优势很明显,应该是吃到云计算的红利才对。而且,在IaaS领域,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是竞争的关键,阿里云作为国内云计算规模最大的玩家,成本优势也很明显。由于政策限制,国外的AWS、微软云、谷歌云在中国市场受到很大限制,基本不会构成实质威胁。阿里云有很好的天时地利,但却在这个时候掉链子,让人很费解。

一直以来,在对外宣传层面,阿里巴巴都很重视云计算,比如未来几年要花几千亿发展云计算,大量招聘相关人才等。但为什么阿里云却越来越陷入平庸了呢?没道理倾注这么多资源,反而却越来越差了啊。

有一个解释,阿里说要发展产业互联网,总体处于一种口惠而实不至的状态。宣传层面“雷声很大”,实际的资源和资本投入却没有跟上。

AWS、微软云的增速虽然也降到30%的水平,但人家的体量是你好几倍。 以阿里云目前的体量,未来几年都需要保持在60%以上的增速水平,才算“合理” 。

数字经济,将是中美竞争的一个关键领域。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,其战略价值毋庸赘言。以阿里云目前的状态,很难相信他可以挑起中国云计算的大梁。

此外,阿里云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,就是云服务器的芯片高度依赖英特尔、AMD、英伟达这些美系厂商。

虽然让阿里云补上芯片的短板有点强人所难的感觉,但最核心的服务器芯片长期掌握在别人手里,会带来两个严重问题:一方面,不掌握服务器芯片,云计算的利润无法保证,有可能为别人做嫁衣,利润大头都被几家美国的芯片企业拿走了;另一方面,不掌握芯片,根基就不牢固,始终存在被美国封杀而一招毙命的风险。哎,这个问题说多了都是泪,也不指望阿里云了,看看华为能不能突围吧。

毫无疑问,阿里云还将是优秀的选手。但希望阿里云不要安于优秀,要追求卓越,卓越方能成就伟大。

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得加油啊,同志。

关于阿里云的规模和阿里云营收占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发布于 2025-05-15 20:36:01
收藏
分享
海报
74
目录

    忘记密码?

    图形验证码

    复制成功
    微信号: ylfw_1
    提供华为云、阿里云、腾讯云的优惠购买(是原官网产品,但比官网价格优惠5%-20%,服务全国客户!),可免费做各品牌云服务器报价方案对比,并提供一对一技术支持
    我知道了